查看原文
其他

以学促干•重庆教育见行动丨努力打造教师队伍现代化新样本

重庆教育 2023-09-22

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,市委教育工委、市教委牢牢把握“学思想、强党性、重实践、建新功”的总要求,在吃透中央精神、提高政治站位上下功夫,以学促干,着力推动教育系统人事人才工作走深走实。


一、集中修订职称申报条件

深化教育评价改革

一是分类分层制定标准,让职称评价更精准。按照“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,统筹推进育人方式、办学模式、管理体制、保障机制改革”的要求,新修订的职称申报条件,聚焦教师干什么,就针对性的评价什么,分类分层制定科学合理、各有侧重的人才评价标准,避免“一把尺子量到底”。如对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,着重评价其在解决重大科学问题、开展原创性科技创新和创新思想理论等方面的能力和贡献。对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紧扣其技能性、工程性,而专业课教师更加注重教育教学工作实绩。对实验技术人才着重考察实验技术开发、实验安全、实验技术专业发展、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和支撑作用。对中小学教师、教研员等不同群体,根据城区教师、乡村教师等不同实际情况,制定有区别、有梯度、有层次的评价标准。二是推行代表作制度,职称评价全面“破五唯”。新修订6个职称申报条件全面破除“唯论文、唯帽子、唯职称、唯学历、唯奖项”痼疾,跳出学历、论文、课题等条条框框的传统束缚,改变片面将论文、资金数量等与职称评审直接挂钩的做法。重视教育教学实绩,充分考虑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、实践性、长期性,以教育教学业绩论英雄、按实际水平定职称。推行代表作制,倡导教师形成标志性、创造性教科研成果,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、贡献和影响力,丰富代表作形式。如教育研究系列,将专利和标准制定、成果转化应用、决策咨询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等纳入研究系列职称申报条件,丰富了评价维度。针对职院学校教师系列,将教研报告、教案、参与教学标准、行业标准、指导职业技能竞赛或教学竞赛成绩等作为评价条件。中小学教师将师德师风要求作为首要条件,让教师长期保持对自身师德师风的自我约束和评判,提高教师的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。三是拓宽职称晋升途径,让教育工作者选“赛道”。今年来,修订完善重庆市中小学教师、教育系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、教育系统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等3个职称申报条件,首次出台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职称申报条件,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申报条件细化为文化课专业课教师、实习指导教师两类职称申报条件,新制定实验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条件。6个教育系统职称申报条件,从教师职称晋升源头上,拓宽教师专业技术发展途径。如中小学校教学教学辅助人员,可以选择不再走中小学教师职称,改为走实验技术职称序列。教育系统直属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学校管理人员,可以选择没有教学工作量要求的教育研究职称系列,专业技术职称晋升通道变宽了。


二、强化人才支撑,赋能高质量发展

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市最重要的工作,立足市情、着眼未来,引育结合,迭代完善人才工作政策体系,支持和吸引优秀人才热心从教、精心从教、长期从教、终身从教,打造教师队伍现代化建设新样本。一是深入推进高水平引才,海内外“朋友圈”持续扩大。进一步落实引才政策,采取“一事一议”“一人一策”等支持方式,大力引进高水平人才。组织重庆医科大学等高校组团赴欧洲国家,开展合作办学洽谈和引才工作,合计引进优秀人才62人,与30所高校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63个,海内外朋友圈不断扩大。二是加强人才培育力度,提升聚才平台能级。评选巴渝学者计划149人,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50人,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5个;建立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名班主任工作室50个;选派中西部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16名、“西部之光”访问学者6名;建立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44个,遴选名校长工作室学员438人。今年新增ESI世界学科排名前1%学科11个,达到64个,新增前1‰学科2个,达到4个;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、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、教育部科研创新平台12个,国家级科研平台达到43个,取得十年来最好成绩。三是树立人才标杆,注重榜样引领。发掘典型示范,与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合作建立名师名家宣传公益平台,线上线下相结合,通过名师传授、名家传技,名校长传声,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名师名家团队,讲好重庆创新故事、展现重庆人才风采,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、鼓励创新、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。
来源丨市教委人事处


往期精彩回顾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